埔里美術館首展 藝起共眠開幕
鎮寶大飯店(埔里美術館)首展,由自然系藝術家許慶福·張家銘·曾俊豪三個展出,二十二日舉辦開幕茶會,策劃人田志興表示,這次在鎮寶大飯店進行的「藝起共眠共鳴自然」首展,除了呼籲大家對氣候議題重視,也希望透過三位自然系藝術家許慶福、張家銘、曾俊豪的視角,讓埔里居民與遊客感受藝術家如何以尊重環境的心,運用台灣在地素材,將石雕、油畫作品與大自然產生共鳴。
二○二四是極端氣候大爆發的一年,也是地球史上最熱一年,全球暖化伴隨而來的熱浪、洪水、乾旱以及強烈風暴等天災也開始進入常態化,是大自然對地球反噬警訊,對共同居住在地球村的我們來說,「同村一命」是大家必須面對的課題,除了思考如何對環境永續發展並減低對地球破壞的程度,最重要的就是從本身做起,而用藝術介入自然環保議題也是一種最容易融入生活的實踐方式。
田志興說,從小在台南長大,求學期間的畢旅或遠足行程都會安排到風景壯麗的南投埔里,當時南部學生的住宿地點幾乎都在鎮寶大飯店。只是很多人不知道,除了住宿外,飯店內其實也一處美術館秘境,因為裡面隱藏著許多藝術家張家銘的石雕與油畫作品,讓第一次到訪的人有種住進美術館的驚奇感,加上周遭賦予得天獨厚的三百六十度天然山景藝術,讓座落於地理台灣中心點的鎮寶大飯店成為多功能性的「埔里美術館」。
這次有機會再度受藝術家張家銘邀請策展,其實要從二○二一「籃城紀事︱大灶啟航」張家銘花畫、石雕個展說起,當時是兩人第一次合作,接下來持續在二○二三「GO HOME!狗HOME!不再流浪」張家銘燈籠、石雕、畫作互動式藝術個展,及二○二三「暨大藝術祭-大學就是美術館」合作,一步步把藝術能量,從台灣地理中心點埔里向外擴及,發展埔里成為世界級現代藝術中心。
許慶福(石雕)、張家銘(石雕)、曾俊豪(木雕、玻璃)三名藝術家有著許多共通點,他們除了都是重視環保的自然系藝術家,也是立體雕塑家,且具有豐富國際藝術駐村與展覽經驗。值得一提的是,擔任南投縣醉石創藝協會創會長的許慶福、擔任臺灣木雕協會理事長的曾俊豪,以及擔任IKOKO國際創作交流組織營運長的張家銘,都是世界知名藝術組織「ISSA國際雕塑創作營聯盟」成員,因為這些共通處,促成三名藝術家在具有豐富自然生態資源的埔里小鎮合體。
田志興表示,與三位藝術家也打鐵趁熱,持續將藝術暖流在埔里與鄰近地區加溫,訂於三月底到六月底邀請台灣木雕協會到鎮寶大飯店進行巡迴展;四月三號則在南投國姓鄉滾石部落舉辦具有環保指標的「不插電石雕創作營」,緊接著邀請國內外藝術家進駐埔里參與二○二五國際木雕創作營,與二○二五年IKOKO國際石雕創作營,透過馬拉松式的創作,共同協力將藝術能量留駐山城,也把台灣地理中心的藝術活力向世界散發,譜出埔里「好山好水好藝術」的新樂章。
二○二四是極端氣候大爆發的一年,也是地球史上最熱一年,全球暖化伴隨而來的熱浪、洪水、乾旱以及強烈風暴等天災也開始進入常態化,是大自然對地球反噬警訊,對共同居住在地球村的我們來說,「同村一命」是大家必須面對的課題,除了思考如何對環境永續發展並減低對地球破壞的程度,最重要的就是從本身做起,而用藝術介入自然環保議題也是一種最容易融入生活的實踐方式。
田志興說,從小在台南長大,求學期間的畢旅或遠足行程都會安排到風景壯麗的南投埔里,當時南部學生的住宿地點幾乎都在鎮寶大飯店。只是很多人不知道,除了住宿外,飯店內其實也一處美術館秘境,因為裡面隱藏著許多藝術家張家銘的石雕與油畫作品,讓第一次到訪的人有種住進美術館的驚奇感,加上周遭賦予得天獨厚的三百六十度天然山景藝術,讓座落於地理台灣中心點的鎮寶大飯店成為多功能性的「埔里美術館」。
這次有機會再度受藝術家張家銘邀請策展,其實要從二○二一「籃城紀事︱大灶啟航」張家銘花畫、石雕個展說起,當時是兩人第一次合作,接下來持續在二○二三「GO HOME!狗HOME!不再流浪」張家銘燈籠、石雕、畫作互動式藝術個展,及二○二三「暨大藝術祭-大學就是美術館」合作,一步步把藝術能量,從台灣地理中心點埔里向外擴及,發展埔里成為世界級現代藝術中心。
許慶福(石雕)、張家銘(石雕)、曾俊豪(木雕、玻璃)三名藝術家有著許多共通點,他們除了都是重視環保的自然系藝術家,也是立體雕塑家,且具有豐富國際藝術駐村與展覽經驗。值得一提的是,擔任南投縣醉石創藝協會創會長的許慶福、擔任臺灣木雕協會理事長的曾俊豪,以及擔任IKOKO國際創作交流組織營運長的張家銘,都是世界知名藝術組織「ISSA國際雕塑創作營聯盟」成員,因為這些共通處,促成三名藝術家在具有豐富自然生態資源的埔里小鎮合體。
田志興表示,與三位藝術家也打鐵趁熱,持續將藝術暖流在埔里與鄰近地區加溫,訂於三月底到六月底邀請台灣木雕協會到鎮寶大飯店進行巡迴展;四月三號則在南投國姓鄉滾石部落舉辦具有環保指標的「不插電石雕創作營」,緊接著邀請國內外藝術家進駐埔里參與二○二五國際木雕創作營,與二○二五年IKOKO國際石雕創作營,透過馬拉松式的創作,共同協力將藝術能量留駐山城,也把台灣地理中心的藝術活力向世界散發,譜出埔里「好山好水好藝術」的新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