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首怪「麻醉」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提質疑
前陣子媒體及網路針對醫美患者死亡的窮追猛打,似乎造成醫療的恐慌,走訪民眾和相關從業人員,發現一些特別的現象,首先,事件爆發還沒經過專業調查和司法程序,就武斷說是「麻醉過程有問題」,這似乎是台灣民眾一遇到醫療糾紛,腦子裏首先想到的:出事就怪麻醉。
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國聯合會蔡豐州理事長表示,國人長年遇到醫療糾紛,未審先判為麻醉問題,此風不可長,毫無科學和司法觀念,尤其是帶風向的煽動言論;網路和新聞報導刻意將麻醉風波渲染,一個醫美事件好像誇大為常常發生,搞得這產業烏煙瘴氣,然後,再利用此氛圍逼迫政府推行荒謬難行的政策。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林孟羲理事長指出,醫療糾紛問題推託給單一「麻醉」問題,再把麻醉問題簡單化,推動只有麻醉醫師可以做,這也太荒謬!醫事人員大聯盟陳嘉帆理事長進一步找到癥結,乍看之下,專業交給專科醫師執行,天經地義,但是,執行上可行性有個邏輯矛盾,前提是麻醉科醫師要夠啊;一一二年全國麻醉專科醫師一六○二人,醫療院所數為一萬九千六百九十八家,即使全部投入上述麻醉醫療行為,每天能「親自」執行麻醉的患者數,最多不到六千人次,而且過度集中醫院和某些城市。這和偏鄉醫療遇到的問題非常相似,「不患寡而患不均」。
葉麗靖祕書長強調,加強所有醫師麻醉訓練才是保證民眾就醫安全的正確方法,其實現有「特管法」法規已經很完善,只要確實執行,加強相關醫護人員麻醉訓練,才能有效率並務實保障民眾的權益。
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國聯合會蔡豐州理事長表示,國人長年遇到醫療糾紛,未審先判為麻醉問題,此風不可長,毫無科學和司法觀念,尤其是帶風向的煽動言論;網路和新聞報導刻意將麻醉風波渲染,一個醫美事件好像誇大為常常發生,搞得這產業烏煙瘴氣,然後,再利用此氛圍逼迫政府推行荒謬難行的政策。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林孟羲理事長指出,醫療糾紛問題推託給單一「麻醉」問題,再把麻醉問題簡單化,推動只有麻醉醫師可以做,這也太荒謬!醫事人員大聯盟陳嘉帆理事長進一步找到癥結,乍看之下,專業交給專科醫師執行,天經地義,但是,執行上可行性有個邏輯矛盾,前提是麻醉科醫師要夠啊;一一二年全國麻醉專科醫師一六○二人,醫療院所數為一萬九千六百九十八家,即使全部投入上述麻醉醫療行為,每天能「親自」執行麻醉的患者數,最多不到六千人次,而且過度集中醫院和某些城市。這和偏鄉醫療遇到的問題非常相似,「不患寡而患不均」。
葉麗靖祕書長強調,加強所有醫師麻醉訓練才是保證民眾就醫安全的正確方法,其實現有「特管法」法規已經很完善,只要確實執行,加強相關醫護人員麻醉訓練,才能有效率並務實保障民眾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