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博物馆携手文生窑 传承

▲「人面陶罐茶滤杯」让现代人在生活中找到一杯好茶的宁静时刻。
(图∶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馆提供)
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馆昨(二十)日表示,与台湾工艺之家「文生窑」联手,以镇馆之宝「人面陶罐」为灵感,推出「人面陶罐茶滤杯」。不仅融合千年考古美学与现代专利技术,更将莺歌陶艺二十四代的匠艺积淀,转化为日常品茗的温暖仪式,彷佛将史前匠人的手温与现代陶艺家的巧思熔於一炉,让史前文物在当代生活中绽放新的生命力。
「文生窑」创办人吴明仪老师,不仅传承了无形文化资产「车做」制陶技艺,更不断追求创新突破,为传统注入新的活力。这次合作的灵感来源「人面陶罐」,是十三行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出土文物之一,距今约一千八百至五百年前,其独特的人面造型与精湛工艺,充分展现了史前居民的创造力与艺术价值。
二十年前,吴明仪老师就曾为十三行开发人面陶罐文创品,如今再次携手,吴明仪老师说∶「当年复刻古物是技艺考验,如今将它转化为生活器物,才是真正的文化延续。」这份对文化传承的执著与热爱,正是他全心投入这次创作的初心。
「人面陶罐茶滤杯」的设计哲学展现「器以载道」的东方智慧,吴明仪老师以「不争第一,只求唯一」的匠人精神,耗时二十年建立茶汤萃取数据库,独特构造让水流均匀渗透,人人皆能轻松运用手冲释放茶菁精华、冲出稳定茶韵。更重要的是,「人面陶罐茶滤杯」传递了环保永续理念,推广使用原叶茶取代茶包减少污染,搭配可生物分解的蜂巢纸包装,在品味茶香的同时,也为地球尽一份心力。吴老师表示,这件作品能让忙碌的现代人,在生活中找到一杯好茶的宁静时刻,陶土孔隙保留土地芬芳,让每滴茶汤都成为「慢生活」的温柔提醒。
十三行博物馆馆长罗沛 表示,博物馆不只是保存过去,更要创造当代对话,十三行致力让历史不再封存於展柜,而是化作触手可及的生活诗篇。透过这次的跨界合作,期待开启大众对文化资产的崭新想像,让珍贵的文化记忆,在每一次的品茗中延续传承。
「文生窑」创办人吴明仪老师,不仅传承了无形文化资产「车做」制陶技艺,更不断追求创新突破,为传统注入新的活力。这次合作的灵感来源「人面陶罐」,是十三行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出土文物之一,距今约一千八百至五百年前,其独特的人面造型与精湛工艺,充分展现了史前居民的创造力与艺术价值。
二十年前,吴明仪老师就曾为十三行开发人面陶罐文创品,如今再次携手,吴明仪老师说∶「当年复刻古物是技艺考验,如今将它转化为生活器物,才是真正的文化延续。」这份对文化传承的执著与热爱,正是他全心投入这次创作的初心。
「人面陶罐茶滤杯」的设计哲学展现「器以载道」的东方智慧,吴明仪老师以「不争第一,只求唯一」的匠人精神,耗时二十年建立茶汤萃取数据库,独特构造让水流均匀渗透,人人皆能轻松运用手冲释放茶菁精华、冲出稳定茶韵。更重要的是,「人面陶罐茶滤杯」传递了环保永续理念,推广使用原叶茶取代茶包减少污染,搭配可生物分解的蜂巢纸包装,在品味茶香的同时,也为地球尽一份心力。吴老师表示,这件作品能让忙碌的现代人,在生活中找到一杯好茶的宁静时刻,陶土孔隙保留土地芬芳,让每滴茶汤都成为「慢生活」的温柔提醒。
十三行博物馆馆长罗沛 表示,博物馆不只是保存过去,更要创造当代对话,十三行致力让历史不再封存於展柜,而是化作触手可及的生活诗篇。透过这次的跨界合作,期待开启大众对文化资产的崭新想像,让珍贵的文化记忆,在每一次的品茗中延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