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污染累積中南部 南市校園啟動應變機制落實空品防制
【記者李嘉祥/台南報導】 2025/02/19

▲境外污染近日累積中南部,南市各校園啟動應變機制,懸掛空品旗、落實敏感族群戴口罩與校園裸露地灑水作業等,落實空品防制。(記者李嘉祥攝)
受冷氣團及地形影響,境外污染近日累積中南部地區,各空氣品質監測站陸續達到對所有族群不健康等級;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向各校發送即時短訊,請各校啟動因應空氣品質變化緊急應變措施,提醒隨時監控空氣品質狀況、懸掛空品旗及落實敏感族群戴口罩,避免戶外激烈活動、評估校內外活動辦理與校園裸露地灑水作業等,並由駐區督學到校查察學校辦理狀況,降低對學生的健康影響。

市長黃偉哲表示,面對這波境外污染,市府21局處及37區公所持續啟動應變減緩空污,私部門工廠工地執行相關減排應變措施,減緩這波空氣污染;另南市272所公立國中小均已安裝微型PM2.5感測器,學校可藉由感測器掌握空品狀況及因應。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校園空氣品質應變措施已落實多年,各校皆有標準作業流程,並熟悉操作步驟,南市並訂有「臺南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因應空氣品質惡化處理措施」供各校依循辦理,也提供宣傳圖卡作為親師生衛教參考,時時提醒師生應注意空氣品質變化,並保護自身安全。

教育局也說明,體育課、運動會等戶外活動,學校於期初即備妥應變方案,因應當日空氣品質的變化決定活動備案方式,至遲於活動前1日中午前決定,採取室內、停辦或縮小為部分學生參與等方案,同時公告參與人員,若為大型持續性的賽會,會先暫停該項活動,於室內休息後待空氣品質回復後再行辦理;空氣品質狀況較為不佳時,可於教室內打開未迎風面的門窗及開啟風扇,以強化空氣循環維持室內空品狀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