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水利局攜手居民美化污水接管巷道 打造後巷新亮點
▲南市水利局攜手在地居民共同美化污水接管巷道,透過彩繪提升居住品質及打造後巷新亮點,圖為東區用戶接管後巷美化成果。(記者李嘉祥攝)
以往民眾住家後巷環境因長期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溝,常有蚊蟲孳生及惡臭等環境衛生不佳困擾,臺南市政府水利局近年積極推動污水下水道工程建設,藉由接管將住家污水管線導入公共污水下水道系統,不僅可有效降低環境污染,改善民眾生活環境品質,也能帶動後巷空間優化,提升城市整體基礎建設及市容美化等效益。
水利局長邱忠川表示,黃偉哲市長上任後積極推動安平、永康、仁德、虎尾寮、安南、柳營及官田等七處區域污水下水道系統建設,截至113年12月底,南市公共污水下水道普及率由19%提升至29%,新增接管用戶約8.5萬戶,累計公共污水下水道接管戶數21.6萬戶;另「新市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期實施計畫」已於去年12月經內政部核定正式啟動,成為南市第八處污水下水道系統,促使相關建設更為均衡完善。
邱忠川局長說,用戶接管工程施作前均會舉辦用戶說明會,向里長及民眾宣導施工時需配合與注意事項及推廣後巷環境美化成果,使民眾瞭解污水下水道對於環境改善的重要性,增加民眾配合辦理污水接管意願;工程施作期間亦會要求及督導承包廠商遵守相關施工規範,避免造成噪音及民眾交通不便等問題。
邱忠川局長指出,污水用戶接管工程完成後,原先空間狹小、潮濕昏暗及堆放雜物的後巷變得更寬敞、整潔,另也與在地里民合作,透過巷道彩繪增添巷弄色彩;仁德區已接管完成的後巷以「俯瞰仁德」為意象,邀老師指導居民共同彩繪;東區後巷以「鯨豚棲游海洋」為意象彩繪,象徵經處理後污水流入海洋,使生物棲地不再受到環境污染的影響,也期許透過後巷美化運動促進里民交流,亦能形成地方特色,進而提升居民認同感。
黃偉哲市長強調,污水下水道是看不到的重要建設,為改善環境污染問題,市府將持續進行污水下水道建設,以潔淨及美化後巷環境為民眾提供更優質的居住環境品質,也期望民眾可配合市府推動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工程,共同打造宜居、友善及美麗生活環境。
水利局長邱忠川表示,黃偉哲市長上任後積極推動安平、永康、仁德、虎尾寮、安南、柳營及官田等七處區域污水下水道系統建設,截至113年12月底,南市公共污水下水道普及率由19%提升至29%,新增接管用戶約8.5萬戶,累計公共污水下水道接管戶數21.6萬戶;另「新市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期實施計畫」已於去年12月經內政部核定正式啟動,成為南市第八處污水下水道系統,促使相關建設更為均衡完善。
邱忠川局長說,用戶接管工程施作前均會舉辦用戶說明會,向里長及民眾宣導施工時需配合與注意事項及推廣後巷環境美化成果,使民眾瞭解污水下水道對於環境改善的重要性,增加民眾配合辦理污水接管意願;工程施作期間亦會要求及督導承包廠商遵守相關施工規範,避免造成噪音及民眾交通不便等問題。
邱忠川局長指出,污水用戶接管工程完成後,原先空間狹小、潮濕昏暗及堆放雜物的後巷變得更寬敞、整潔,另也與在地里民合作,透過巷道彩繪增添巷弄色彩;仁德區已接管完成的後巷以「俯瞰仁德」為意象,邀老師指導居民共同彩繪;東區後巷以「鯨豚棲游海洋」為意象彩繪,象徵經處理後污水流入海洋,使生物棲地不再受到環境污染的影響,也期許透過後巷美化運動促進里民交流,亦能形成地方特色,進而提升居民認同感。
黃偉哲市長強調,污水下水道是看不到的重要建設,為改善環境污染問題,市府將持續進行污水下水道建設,以潔淨及美化後巷環境為民眾提供更優質的居住環境品質,也期望民眾可配合市府推動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工程,共同打造宜居、友善及美麗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