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价小农品牌找出路 叹经营变数多
【中央社台北十二日电】 2025/02/03

▲原小农品牌「阿猴鲜乳」热销,因经销商易手,改名「阿猴在地鲜乳」,反映出小农品牌不易,该品牌屏东酪农认为除非人力够能自营,否则经营变数多。(图∶吴传武提供)
零关税纽乳压境,台湾四大鲜乳品牌调节供应链,屏东县政府媒合经销与通路推出小农「阿猴鲜乳」,却因经销商易手而改名,反映出薄利多销能否持续稳健经营,成了小农品牌的变数。

今年元旦起,纽西兰乳品零关税,因应市场秩序重整,统一、味全、光泉、义美等四大鲜乳品牌供应链筛选契约户调节乳源,农业部则补助酪农淘汰寡产乳牛、乳品做区分标示;另外,规范手摇饮标示乳品来源、续办学童乳等都在讨论中,自创小农品牌上市也是对策之一。

从大厂契约农转为小农品牌酪农户的吴传武表示,味全可能是在市占率考量下,当初突然解约,六户受害,在屏东县政府协助下,呈禾康跳出来承接,以屏东原地名「阿猴」创立小农品牌「阿猴鲜乳」。

他说,加上通路家乐福也卖县府面子,上架费较优惠,二○二三年五月起开卖「阿猴鲜乳」,因为品质佳、价格亲民,一直很热销。

吴传武说,能有人接手做品牌,当时真的松了一口气,但没想到後来呈禾康疑似有其他事业的债务问题影响营运,阿猴鲜乳卖到二○二四年十月底,事发时他就少了二个月乳款、约新台币四七○万元,压力非常大;幸而呈禾康找了捷年集团旗下食品公司吉力家接手,重新登记,改以「阿猴在地鲜乳」之名销售。

有眼尖的消费者发现,阿猴鲜乳改名之後,少了台湾鲜乳标章,生乳加工业者也不是原本的台农。吴传武说,鲜乳标章会恢复,台农以优惠价加工,後面也被欠款,所以不再代工,转换加工业者。

吴传武反问记者∶「好不好喝?」得知购买者对品质和口感都很肯定,他说,国产鲜乳品质几乎都很好,因为政府品管项目不少,营养价值、口感都比多数进口好,保鲜期仅十四天,当然比较好。所以当他看到有进口超高温杀菌的长效乳标「鲜乳」,感到「非常生气」,只是因为全天都要照顾乳牛,没时间北上抗议而已。

谈到小农品牌一路走来历程,吴传武说,大厂收乳不会欠款,味全三十八年没欠过一毛钱,基本乳价分季给之外,冬季加三元、暖季加五元、夏季加七元,大厂行情差不多如此,品质更优也会加钱,还有合作奖金。他说,换成小农品牌全部只加三元,一年收入少了二百万元,影响明显,所以当初最高峰六户日产十到十一公吨,供应一万瓶一公升装,第二度易手剩五户,日产减至五到六公吨,後续好坏未知数,但业者也有允诺夏季、暖季先加三元,明年冬季会加四元。

最後他说,也曾想过自己来经营比较稳定,但是照顾乳牛占去太多时间,须有人力才能自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