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館X央行「一圜復始—鈔幣特展」登場
國立歷史博物館攜手中央銀行自即日起至四月六日,於史博館五樓舉辦「一圜復始-鈔幣特展」,史博館表示,今年除了除夕、初一及每週一休館,農曆新年連假自一月卅日至二月二日(初二至初五)推出「蛇來運轉、財聚福臨—新春好印到」活動,購票入館即可獲得以應景金蛇造型設計套印圖樣的精緻卡片,逛展並親手壓印專屬個人的迎春小卡,完成後至服務台可領取限量福袋共一千套,讓您擁有特屬的吉祥祝福。更歡迎小朋友免費到B1兒童創意共學空間動動巧手,剪出立體「春」字,新的一年「剪」起福氣更能「剪」出創意,大人小孩都歡喜。
史博館與中央銀行曾多次合作辦理展覽,包括2019年「錢世金生」特展、2023年於「中央銀行券幣數位博物館」展出「錢塵往事」等。2025年「一圜復始-鈔幣特展」則匯集雙方精華藏品,結合「生肖紀年的習俗」與「綿延的歷史傳承」兩條展示軸線,配合農曆蛇年喜慶氣氛,呈現具重要歷史意義的鈔幣,及生肖主題相關擁有吉祥寓意的套幣與繪畫,觀眾能藉機體會隱含在鈔幣背後的文化意涵、工藝美感與歷史傳承。
史博館擁有豐富的通貨收藏,包括自先秦到現代的各式銅、銀幣、銀兩等,而中央銀行及所屬中央印製廠、中央造幣廠等,不但承擔印鑄國幣的重要使命,亦收藏自民國以來的鈔幣及其製作流程的豐富史料。鈔幣不僅是大眾日常交易的重要媒介,在歷史研究上也擔任極重要的角色,承載著鈔票印製與錢幣鑄造當時,人們對自身歷史、文化、經濟、政治甚至是美感的觀點。
史博館說明,我國發行的金屬幣,均為圓形,究其起源,最早是由戰國時代的秦國開始使用「圜錢」,而傳統錢幣中有方孔,亦有對應「天圓地方」的意義,故「圜」字於歷史與金融上,均有重大意義。自宋朝開始常規鑄造「年號錢」,讓錢幣帶有時間的印記,民國時期已不再有帝王紀年,但年號的概念仍以「民國OO年」的形式保留下來,同時民間使用了數千年的干支紀年,也簡化成更親切的符號:每十二年一輪的生肖,而採用當值生肖發行紀念套幣,亦是中央銀行開春的重要業務。迎蛇年新春,史博館邀請民眾來該館走春,參觀「一圜復始—鈔幣特展」,貨幣、鈔票「蛇麼都有」,匯聚財源滾滾的福氣。
史博館與中央銀行曾多次合作辦理展覽,包括2019年「錢世金生」特展、2023年於「中央銀行券幣數位博物館」展出「錢塵往事」等。2025年「一圜復始-鈔幣特展」則匯集雙方精華藏品,結合「生肖紀年的習俗」與「綿延的歷史傳承」兩條展示軸線,配合農曆蛇年喜慶氣氛,呈現具重要歷史意義的鈔幣,及生肖主題相關擁有吉祥寓意的套幣與繪畫,觀眾能藉機體會隱含在鈔幣背後的文化意涵、工藝美感與歷史傳承。
史博館擁有豐富的通貨收藏,包括自先秦到現代的各式銅、銀幣、銀兩等,而中央銀行及所屬中央印製廠、中央造幣廠等,不但承擔印鑄國幣的重要使命,亦收藏自民國以來的鈔幣及其製作流程的豐富史料。鈔幣不僅是大眾日常交易的重要媒介,在歷史研究上也擔任極重要的角色,承載著鈔票印製與錢幣鑄造當時,人們對自身歷史、文化、經濟、政治甚至是美感的觀點。
史博館說明,我國發行的金屬幣,均為圓形,究其起源,最早是由戰國時代的秦國開始使用「圜錢」,而傳統錢幣中有方孔,亦有對應「天圓地方」的意義,故「圜」字於歷史與金融上,均有重大意義。自宋朝開始常規鑄造「年號錢」,讓錢幣帶有時間的印記,民國時期已不再有帝王紀年,但年號的概念仍以「民國OO年」的形式保留下來,同時民間使用了數千年的干支紀年,也簡化成更親切的符號:每十二年一輪的生肖,而採用當值生肖發行紀念套幣,亦是中央銀行開春的重要業務。迎蛇年新春,史博館邀請民眾來該館走春,參觀「一圜復始—鈔幣特展」,貨幣、鈔票「蛇麼都有」,匯聚財源滾滾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