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腸癌防護網 擴大篩檢對象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25/01/17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一萬七六四三人,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二名。為及早發現,自今年起擴大篩檢對象至四十五至七十四歲民眾及四○至四十四歲具家族病史者,可每二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發現大腸癌存活率高,民眾應多利用篩檢資源,並注意飲食均衡及規律運動,守護腸道健康。

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自今年起,擴大篩檢對象及篩檢工具,年齡層下修四十五到四十九歲,從原五○至七十四歲每二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擴大至四十五至七十四歲民眾及四○至四十四歲有家族病史者(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大腸癌者)。農曆新年將屆,民眾拜年可融入健康議題,以相互提醒、儘早篩檢。

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在台灣,每二十九分四十七秒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每七十七分二十四秒就有一人死於大腸癌;國健署擴大篩檢對象,早期發現存活率高。一一三年篩檢量一二八萬二五一四人,較一一一年同期篩檢量一二一萬六四○一人增加五‧四%;一一三年陽追率八○‧五%,較一一一年同期增加七‧六%。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邱瀚模表示,早期大腸癌無明顯症狀易被忽視,但經由定期糞便潛血檢查可幫助及早發現異常,阻斷癌症發生或惡化。根據九十八至一一一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年齡別發生率四十五至四十九歲有增加情形,而實證顯示透過定期篩檢及早確診、及時治療,可降低二十九%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三十五%死亡率,且大腸癌第,○至一期的個案五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

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副秘書長張巨成表示,大腸癌的發生率逐年提升,民眾做糞便潛血檢查陽性的話,一定要做大腸鏡,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的機率、存活率更高,可用微創手術:腹腔鏡、機器手臂,更快回復正常生活。

大腸癌的發生與生活飲食習慣息息相關,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在新春佳節期間掌握「三多、三少、三去」飲食原則:多蔬果、多喝水、多運動;少油鹽、少紅肉、少醬料;去肉皮、去肥油、去焦黑。在享用美食的同時,多食用蔬果、減少紅肉及加工肉類攝取,並保持規律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