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续经济活动认定参考指引第2版及转型计画建议涵盖事项 出炉
金管会、环境部、经济部、交通部、内政部及农业部共同公告第二版「永续经济活动认定参考指引」(简称参考指引)及「转型计画建议涵盖事项」(简称建议涵盖事项),扩大参考指引适用的产业范围及增订筛选标准,并提供企业规划转型参考方向,期能促进产业有序转型,并促使金融成为企业净零转型重要助力。
配合我国「二○五○年净零排放目标」及「绿色成长与二○五○净零转型」施政目标,为促进更多企业朝减碳及永续的目标迈进,第二版参考指引扩大适用的产业范围,并依经济活动特性及对环境影响,订定对环境目的具有实质贡献的判断标准,协助企业及金融业判断何谓永续经济活动。
扩大适用产业范围,一般经济活动由第一版三个产业共十六项一般经济活动,扩增至五个产业共二十九项一般经济活动,新增经济活动项目包括部分制造业(纺织、造纸、化学、钢铁、半导体、面板、电脑及其周边设备等七项经济活动)、废弃物清理及资源回收业(三项经济活动),以及农林业(三项经济活动)。支持型经济活动原称「前瞻经济活动」,包括再生能源、氢能、能源技术服务(ESCO)、碳捕捉与封存等十四项,并增列国内外相关参考标准。
永续经济活动认定方法,以三项条件衡量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永续,不仅对环境有实质贡献,例如碳排放量低於一定阈值、使用再生料占比高於一定阈值、取得国内外相关标章等,同时也不能对环境及社会造成重大危害(以没有因违反环境及劳动、人权等相关法规而被处重大裁罚为判断原则),简言即是对环境及社会「有利而无害」。
永续程度判断方式,企业的经济活动符合前述三项条件,可称为「永续」;若有任一项条件不符合,但企业已制定转型计画,则称为「转型中」(将第一版的「努力中」及「改善中」合并),如企业尚无具体计画或时程进行转型,则称为「不符合」。
增订金融业投融资及金融商品之永续占比,针对「放款」、「投资」、「资产管理」、「产物承保」分别订定永续占比之计算方式,以利金融业追踪其将资金投融资於适用或符合指引之经济活动,以及发展相关金融商品情形,并鼓励金融业揭露永续占比相关资讯。
另为协助仍在规划或进行减碳转型的企业,制定全面性且具参考性转型计画,以及减省企业与利害关系人及金融机构相互沟通成本,金管会与五个部会亦共同研订「转型计画建议涵盖事项」,协助企业规划有序转型的具体内容,而金融机构也能透过企业的转型计画,与企业沟通议合,了解其所需的资源,提供适切的金融支持。
该建议涵盖事项系参考国际作法,提供较完整的项目供企业参考,包括适用及符合永续情形、愿景、执行策略及行动规划、指标与目标,以及治理等五大项目,企业可依据其业务性质及实务需要,或依目的事业主管机关相关规定,制定切合其转型规划的内容。
配合我国「二○五○年净零排放目标」及「绿色成长与二○五○净零转型」施政目标,为促进更多企业朝减碳及永续的目标迈进,第二版参考指引扩大适用的产业范围,并依经济活动特性及对环境影响,订定对环境目的具有实质贡献的判断标准,协助企业及金融业判断何谓永续经济活动。
扩大适用产业范围,一般经济活动由第一版三个产业共十六项一般经济活动,扩增至五个产业共二十九项一般经济活动,新增经济活动项目包括部分制造业(纺织、造纸、化学、钢铁、半导体、面板、电脑及其周边设备等七项经济活动)、废弃物清理及资源回收业(三项经济活动),以及农林业(三项经济活动)。支持型经济活动原称「前瞻经济活动」,包括再生能源、氢能、能源技术服务(ESCO)、碳捕捉与封存等十四项,并增列国内外相关参考标准。
永续经济活动认定方法,以三项条件衡量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永续,不仅对环境有实质贡献,例如碳排放量低於一定阈值、使用再生料占比高於一定阈值、取得国内外相关标章等,同时也不能对环境及社会造成重大危害(以没有因违反环境及劳动、人权等相关法规而被处重大裁罚为判断原则),简言即是对环境及社会「有利而无害」。
永续程度判断方式,企业的经济活动符合前述三项条件,可称为「永续」;若有任一项条件不符合,但企业已制定转型计画,则称为「转型中」(将第一版的「努力中」及「改善中」合并),如企业尚无具体计画或时程进行转型,则称为「不符合」。
增订金融业投融资及金融商品之永续占比,针对「放款」、「投资」、「资产管理」、「产物承保」分别订定永续占比之计算方式,以利金融业追踪其将资金投融资於适用或符合指引之经济活动,以及发展相关金融商品情形,并鼓励金融业揭露永续占比相关资讯。
另为协助仍在规划或进行减碳转型的企业,制定全面性且具参考性转型计画,以及减省企业与利害关系人及金融机构相互沟通成本,金管会与五个部会亦共同研订「转型计画建议涵盖事项」,协助企业规划有序转型的具体内容,而金融机构也能透过企业的转型计画,与企业沟通议合,了解其所需的资源,提供适切的金融支持。
该建议涵盖事项系参考国际作法,提供较完整的项目供企业参考,包括适用及符合永续情形、愿景、执行策略及行动规划、指标与目标,以及治理等五大项目,企业可依据其业务性质及实务需要,或依目的事业主管机关相关规定,制定切合其转型规划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