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交趾陶特色介绍(二)∶「悬隅」的文化与工艺魅力
【记者王辉丹/台北报导】 2024/12/22

▲金门交趾陶的「悬隅」装饰。
「悬隅」作为金门交趾陶的标__性特徵,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创新与演变的见证,也彰显了文化传播中的意外巧合与再创造。其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宋代《营造法式》中提到的「悬鱼」,但由於历史上音转的错误,这一装饰元素逐渐被误解为「悬隅」。这一错植的词语经过文化传播,不仅被接受,还在建筑艺术中赋予了全新的内涵。

「悬隅」的历史误解与文化传播

在日本唐化运动时期,日本学习中国的建筑技艺,其中屋顶悬山式建筑的脊下装饰,被误解为一条「鱼」形挂件,这一设计实际上来自於宋代《营造法式》中记载的「悬鱼」。然而,历史上由於音转错误,「鱼」被误传为「隅」,最终形成了「悬隅」一词的误用。

这种音转错误导致了文化传播中的词义变化,并被广泛承袭。然而,「隅」在《论语》的述而篇中,意指「角」,具有探究与引申的象徵意义。孔子所说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表达了启发与探索的教育理念。这一文化背景为「悬隅」的词语增添了新的解读空间,使其不仅具有装饰功能,也蕴含了哲学层面的象徵意义。

明清时期硬山建筑的转型与「悬隅」的应用

自明代以後,硬山式建筑逐渐取代悬山式成为主流建筑形式,墙面成为新的装饰空间。金门交趾陶的工匠巧妙地将「悬隅」元素融入硬山建筑的墙面装饰,为这一误解中的装饰元素赋予了实际用途。

「悬隅」在硬山建筑墙身上的出现,解决了传统建筑装饰中的结构与艺术需求。交趾陶的工艺制作,通过贴附在墙壁上的装饰构图,使这一设计元素不仅具有结构功能,也成为艺术创作的一部分。金门交趾陶的「悬隅」作品,成为了近五百年来建筑装饰的一大突破,充分展现了工匠们在技艺创新上的智慧。

金门交趾陶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

金门交趾陶的「悬隅」装饰,是南系传统工艺的重要代表。它不仅展现了工匠高超的技术,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涵。这些装饰元素既是历史错误的结果,也是文化创造的成果,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一段耐人寻味的篇章。

在视觉上,「悬隅」装饰以其精致的构图与细腻的雕琢,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美感;在文化上,它记录了音转错误的历史轨迹,也展现了文化传承中的再创造价值。金门交趾陶的「悬隅」作品,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历史与艺术融合的独特魅力。

总结

金门交趾陶的「悬隅」装饰,不仅是建筑艺术中的经典案例,更是文化交流与创新的生动缩影。它的历史错误与再创造,为传统工艺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成为金门在南系传统工艺中的重要遗产。这些作品不仅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历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见证,为後世留下了无法替代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