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屆雲林文化藝術獎頒獎典禮隆重登場 展現雲林文化藝術的成長茁壯
▲縣長張麗善與貢獻獎得主們走紅毯步入會場。(記者劉春生攝)
雲林縣政府為培養藝文風氣、提升藝術創作水準,設立「雲林文化藝術獎」徵選比賽,今年邁入第二十屆。一一三年頒獎典禮於十二月一日下午在雲林表演廳隆重登場,縣長張麗善、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文觀處長陳璧君,以及百餘位文化藝術家與藝文愛好者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雲林文化藝術的成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從「文化沙漠」蛻變至今,是許多文化藝術者長期努力的成果。此次頒發的獎項包括貢獻獎及文學、表演藝術、美術等十大類競賽,共選出九十三位得獎人。文觀處長陳璧君強調,文化藝術獎是為彰顯雲林的文化藝術,讓藝術家更具自信,進一步提升藝文環境。
貢獻獎得主包括顏三泰(藝閣技術保存者,傳承並推廣藝閣文化逾六十年)、張旭輝(鑿花技術大師,參與多項古蹟修復,作品精湛)、蔡俊章(虎尾畫家,專注繪畫近六十年,作品多次獲國際美術大獎)、羅振賢(榮譽教授,於書畫創作及教學領域成就斐然)、鍾文音(作家,以「台灣島嶼三部曲」及多項作品書寫台灣歷史情感)、余玉柱(布袋戲藝師,傳承傳統技藝並扎根教育)、何美慧(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館長,推動地方文史保存及文化交流)。此外,文學短篇小說類首獎由張耀仁以〈每條河裡都住著一個鬼〉獲得,報導文學類首獎林皓淳的〈淘夢歲月─在六輕捕鰻魚苗的麥寮人〉則展現深刻的社會議題。
表演藝術類,西洋音樂首獎雲林愛樂室內合唱團以作品〈濁水溪溪水濁〉展現堅實實力;舞蹈首獎陳玥恩、胡旬垣的〈跨界傳承的舞獅故事〉融合多元風格;戲劇首獎同樣由雲林愛樂合唱團的〈金牌手路菜〉榮獲,生動詮釋人生百態。美術類方面,水墨首獎康興隆的〈春江水暖鴨先知〉以環保為題,佈局嚴謹;書法首獎施承佑的〈惠山深處〉氣勢雄渾;西畫首獎張于芳的〈守護〉表現守護與愛的主題;工藝首獎雷安平的〈百家朝鳳〉精雕細琢;攝影首獎吳鴻森的〈繽紛大地~雲林〉則捕捉地方自然之美。
此外,文學類作家楊孟煌及廖得凱分別以作品《意象島嶼》及《成為完整的人》獲選年度作家作品集。本次大會同時表揚文化志工蔡美玲(榮獲一等志願服務獎章)及多位長期耕耘文化領域的志工,表彰其無私奉獻精神。獲獎作品將於北港文化中心展出,並由縣府出版專輯以資紀錄,期望鼓勵更多創作者參賽,共同推動雲林文化藝術蓬勃發展。
貢獻獎得主包括顏三泰(藝閣技術保存者,傳承並推廣藝閣文化逾六十年)、張旭輝(鑿花技術大師,參與多項古蹟修復,作品精湛)、蔡俊章(虎尾畫家,專注繪畫近六十年,作品多次獲國際美術大獎)、羅振賢(榮譽教授,於書畫創作及教學領域成就斐然)、鍾文音(作家,以「台灣島嶼三部曲」及多項作品書寫台灣歷史情感)、余玉柱(布袋戲藝師,傳承傳統技藝並扎根教育)、何美慧(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館長,推動地方文史保存及文化交流)。此外,文學短篇小說類首獎由張耀仁以〈每條河裡都住著一個鬼〉獲得,報導文學類首獎林皓淳的〈淘夢歲月─在六輕捕鰻魚苗的麥寮人〉則展現深刻的社會議題。
表演藝術類,西洋音樂首獎雲林愛樂室內合唱團以作品〈濁水溪溪水濁〉展現堅實實力;舞蹈首獎陳玥恩、胡旬垣的〈跨界傳承的舞獅故事〉融合多元風格;戲劇首獎同樣由雲林愛樂合唱團的〈金牌手路菜〉榮獲,生動詮釋人生百態。美術類方面,水墨首獎康興隆的〈春江水暖鴨先知〉以環保為題,佈局嚴謹;書法首獎施承佑的〈惠山深處〉氣勢雄渾;西畫首獎張于芳的〈守護〉表現守護與愛的主題;工藝首獎雷安平的〈百家朝鳳〉精雕細琢;攝影首獎吳鴻森的〈繽紛大地~雲林〉則捕捉地方自然之美。
此外,文學類作家楊孟煌及廖得凱分別以作品《意象島嶼》及《成為完整的人》獲選年度作家作品集。本次大會同時表揚文化志工蔡美玲(榮獲一等志願服務獎章)及多位長期耕耘文化領域的志工,表彰其無私奉獻精神。獲獎作品將於北港文化中心展出,並由縣府出版專輯以資紀錄,期望鼓勵更多創作者參賽,共同推動雲林文化藝術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