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碳划出新高度! 经济与永续双赢 企业在矛盾中找出路
【记者刘小玲/台北报导】 2024/11/28

▲商周ESG总编辑管婺媛(左一)主持百强对谈,邀请勤美集团董事长林廷芳(左二)、远东新世纪副总黄全亿(右二)、玉山金控风险长谢冠仁(右一)分享减碳创新之路。
不值钱的煤炭,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成为众人争抢的钻石,企业在减碳转型的过程中,面对的挑战与机遇,何尝不是一场碳变钻石的锻造?在这场无法回避的碳风暴中,却有越减碳、营运绩效越好的企业。它们以创新的思维、科技的力量减碳转化成经济动能,每一步努力都在为企业的未来奠定「钻石级」的基石,为全球永续发展贡献闪耀光芒。

市值逾30兆的百强企业出席颁奖盛会 聚焦迎战明年碳费登场

商周集团执行长郭奕伶表示,在永续革命的时代,减碳已不再是成本负担,而是企业价值的重塑机会。她提到,自三年前商业周刊启动碳竞争力评比以来,看到台湾企业将减碳转为优势,创造第二、第三曲线的成长潜力。

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表示,永续发展是国家希望工程的重要主轴,政府与企业在减碳与创新上的努力方向一致。她感谢商业周刊推动碳竞争力评比,展现台湾企业以创新方式,将减碳挑战化为机会,成功达成永续与获利双赢的目标。

国发会主委刘镜清指出,减碳不仅是企业的责任,也是品牌塑造与竞争力提升的机会,国发会将与环境部合作设立「绿色成长基金」,投入百亿资金支持新创与创新项目。此外,针对碳费制度,政府正制定优惠条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减碳计画,协助企业在全球绿色转型竞争中发光发亮。

减碳成为转型方向 奠定世界级竞争优势

连续3年蝉联碳竞争力100强得奖企业,台湾水泥总经理程耀辉表示,公司已在全球五大洲、13个国家和11个产业建立足迹,资产从2700亿增至5900亿,累计减碳超过1000万吨,一路走来满是荆棘,「台泥也证明可以在不伤害地球状况下,创造更高度的文明,希望未来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大家一起减碳。

导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统的和硕总经理邓国彦,强调过去一年供应商合作推动再生能源及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在永续、绿能及减碳方面比去年进步50%,也期许未来每年能持续与各界携手,共同推进永续发展。

在电脑及周边设备产业的激烈竞争中,广达总体表现、成长幅度及实质减碳幅度上均排名第一,广达电脑永续发展中心处长蒋至刚表示,获得奖项深感荣幸。他指出,永续发展与减碳需要量化成果,这是一大挑战,但同时也是机会。

联发科在2023年透过绿色设计、节能减碳与供应链影响力,实现减碳目标,减碳量相当於42座大安森林公园的年吸碳量。受奖代表永续办公室副处长方阳辉表示,联发科推动绿色设计,使产品单位耗电下降18%,减碳效益相当於8.8万户台湾家庭的年用电量。

联华电子公共事务暨企业讯息副总经理郭临伍表示,公司於1999年开始减碳工作,2014年完成台湾首笔碳权交易,并推动81项保育计画。在2023年,联电於范畴一与范畴二减碳达26%,并持续推动供应链减碳协助计画。

纬创资通企业副总经理丘高玲表示,纬创致力於创新与永续发展,连续三年入选碳竞争力100强企业,公司於2023年提出科学减碳目标并获得通过,短期目标为2030年实现营运活动碳中和,减少90%范畴一与范畴二的碳排放;长期目标为2050年全球价值链碳排放减少90%。

以施行内部碳定价,稳坐纺织纤维产业领头羊的远东新世纪行政总部总经理郑澄宇表示,自1988年起投入循环经济,生产再生聚酯原料,减少63%碳排放,并获得供应商的高度肯定。

减碳从大带小 从1到N汇聚全供应链共识与力量

下午的「高峰论坛」则汇聚产官学界领袖探讨减碳政策、供应链减碳策略及循环经济等议题,为企业提供具体解决方案。

商业周刊总编辑刘佩修指出,即便美国即将上任总统川普给人不重视ESG形象,但上任後碳税压力不会减少,美国国会已要求对进口产品课徵碳关税。2025年,全球将面临低成长、低稳定与低利率的挑战,减碳将成为企业降低成本的关键竞争力。

远东新世纪副总黄全亿,点出远东新世纪以创新材料驱动企业绿色转型的关键,他表示,自1988年开始推动宝特瓶回收,已经建构陆(宝特瓶)、海(海洋废弃物)、空(衣物与电子材料)的回收体系,预估2030年成为全球PET回收领导者,实现50%绿色材料使用、50%绿色产品与减碳50%。

以翻砂高耗能传产起家的勤美集团,董事长林廷芳回顾他自2016年开始启动转型循环经济,停用铣铁专注於回收钢材,让能源消耗降低74%,并透过AI技术,让得料率由38%提升至70%。

玉山金控风险长谢冠仁指出,金融业主要碳排来自范畴三,占比达到98.8%,如何减少融资放款客户成为首要之急,因此玉山导入PCAF框架,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并协助中小企业达成减碳目标。

环境部资源循环署主任秘书刘怡 表示,环境部刻正推动构建减碳供应链,积极迈向资源循环,期望到2030年减少143万公吨碳排放,并创造3,700亿元年产值。

「大家都以为我们是洗沐保养用品品牌,但今天我们要趁机正名,我们其实是农业」茶籽堂创办人赵文豪表示,茶籽堂从苦茶油契作起步,到推动地方创生与循环经济的结合,选择从源头改变,减少塑胶使用并倡导可回收与再利用的理念。

商业周刊ESG总编辑管婺媛总结企业的分享的经验,点出减碳前段班在於克服经营者的思维矛盾,看到获利和永续间并非是冲突的,并非只有非黑即白的对立。挑战看似不可颠覆的经营原则,就能矛盾堆找到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