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预警失准┅,农产品产销失衡何时了?
2024/10/29

农粮署昨公布「大宗蔬菜播种量及供苗预警资讯」,高丽菜呈现超量种植的「紫爆」危机,农民恐血本无归。无奈的是,大家对类似戏码并不陌生,几乎每年都会上演,且不仅发生在高丽菜,鸡蛋、稻米、牛奶等农产品都有类似问题。仔细探究,农产品产销失衡原因各不相同∶

│高丽菜∶当高丽菜短缺价格高涨,农民就会大幅增产,产量骤增价格随之崩跌,农民亏损即改种其他作物,价格又开始上涨,形成恶性循环。政府虽设有预警机制,以育苗场通报育苗量作为指标,惟通报育苗场有限,无法代表整体情况;加上基於自身利益,也未必会通报正确数值,倘若以多报少,就会导致预警失准。

│鸡蛋∶近十年来蛋价亦是暴涨暴跌,以这次波动为例,前两年遇到禽流感来袭,蛋鸡锐减,农业主管机关为降低民怨,农业部管制的进口蛋鸡种鸡配额,原本每年仅进口二十万苹左右,二○二三年种鸡进口量竟然暴增至高达三十四万苹,完全破坏市场机能,蛋鸡供给量骤增,鸡蛋产业瞬间恶化,蛋价崩跌乃是必然的现象。

│牛奶∶我国牛乳产业产销失衡,并非源自於国内生产过剩,相反的还在减产中。引用中央畜产会的统计,二○二三年乳牛饲养场数较上年减少百分之二点四,产乳牛在养头数也较上年减少百分之四点四。而进口液态乳进口数为五万八千多公吨,其中包含鲜乳近三万九千公吨、保久乳一万两千多公吨及其他液态乳约七千两百公吨,相较於上年总进口量大增近四千四百公吨。

之所以如此,主因是国产乳品标示标准不当所致,外国保存期限高达九十天的「伪鲜乳」,也可与保存期限仅有十四天的国产均标示为「鲜乳」,形成不公平竞争;加上缺乏食农教育,让冰砖奶横行,始让国内优质的乳品节节败退。

│稻米∶我国稻米生产面积与产量长期居高不下,背後原因并非国人喜好米食,而驱动稻米的产量,事实上台湾饮食西化,每年食用稻米的量屡创新低,去年年均仅剩四十二公斤,理论上应减产因应。惟台湾仍保有公粮保价收购制度,稻农遂没有诱因改种植其他作物或减少种植规模。此举非但经常造成公粮爆仓,使用效率低落,而且还排挤其他作物的生产;杂粮等作物生产量远低於需求,而需仰赖大量进口,导致我国粮食自给率直直落,去年衰退至百分之三十点三之谱。

持平而论,我国各种农产品产销失衡各有其不同的因素,有必要进行大幅调整。首先,推动农产品出口∶我国农产品质极佳,具有国际竞争力,若能扩大出口,有助於产品调节,提高农民收入。其次强化预警机制∶应引入AI、大数据等科技,提高预警准确性。

其三,尊重市场机制∶政府应避免过度干预市场,防范市场机能破坏;并建立合理的乳品标示等市场规范,促进公平竞争。其四,产品加值∶由一级产业,迈入二级与三级产业,开发农产品深加工产品,让产品得以多元去化,并提高附加价值,还可结合旅游以及餐饮等产业,促进农村、渔村创生。

再者,台湾也应加强食农教育。国人对在地优良农产品认识不足,不少人迷信外国进口品,有赖政府仿效日本做法,透过食农教育普及食育,例如∶在学童营养午餐中增加在地鲜乳等食材,即可让学童养成食用国产农产品的终身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