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政府应拟定弱势族群房市政策 推平价住宅
____ 2024/06/21

央行日前祭出第六波房市管制措施,针对六都与新竹县市第二户购屋贷款,最高成数上限调降至六成,但营建股日前却不降反升,造成打房是「越打越红」,有网友对於这样的政策,讥为「打房终究是一场笑话」、「营建不能移」,而限贷六成也就是以後买房自备款需要更多,有民众坦言「连第一间房子都不见得买得起了,还有钱买第二间房?」,更有民众认为「这是有利於有钱人的政策」,因此政府所推出的打房政策,究竟是站在建商、有钱人的立场?还是真正为能解决弱势经济民众无力购屋的困难,值得政府进一步检讨。

进一步分析,一般会造成民众无力买房的因素,约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政府无法抑制通货膨胀,万物齐涨後,连带造成房价高涨;二、民众购屋能力不足,即首购族买房自备款不足;三、实际情况是有些民众连一间自有房屋都无力承担,反观许多有钱人却是名下有非常多间房产,还不断利用房子累积财富,例如当包租公,造成社会不公平现象。

这些问题解决之道,首先,政府要提出短、中、长期策略,设法解决通膨问题,不可将问题一概归为「市场机制」,因为放任物价高涨的结果,期待房屋售价合理,可谓「缘木求鱼」。

其次,首购族无力买房的问题,政府应正面回应民意,解决低薪问题,低薪问题没有解决,试问如何提升民众的购屋能力?

其三、提高民众购买第二间以上房屋的税率,及手中有多间房屋的屋主较重的税,以防止房屋囤积於少数人手里,若同一位民众在一至二年内又购入第三间或第四间房屋,建议修法提高其购屋税率;其四、将提高税率之所得用於兴建社会住宅,提供较平价房屋与租屋市场,有效达成资源合理分配,进而实现「居住正义」。

其四、要解决老屋与空地合理运用,政府应鼓励或将这样的房地收回後,重新规划作为兴建社会住宅或绿地使用,以提升社区生活品质。

其五、将部分闲置国有土地或加以重新规划,将这些闲置空间转为兴建社会住宅用地或平价住宅,让民众真正买得起房子,也租得起房子。

其六、通常民众会买房,细究其原因,往往是租房子常遇屋况太差,或房东常对房客任意增加租金等,如果政府能提供屋况佳、租金较为低廉的房屋出租给这些民众,相信短期内也可减少「部分原本想要急著购屋的族群」,从供需方面进行调整,对解决高房价问题,相信也有一定助益。

不可讳言,网路上偶而会出现许多对政府打房成效不彰的质疑,建议政府除要拟定对经济较为弱势者的房市政策,滚动性检讨,妥善回应民意,也建议要举办公听会,藉此集思广益,加上从市场供需面进行调整,让所推出的房市政策更能贴近民意,才不会让外界讥为坐在象牙塔里面拟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