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携手中佑精材建立3D列印粉末量产技术
【记者戴欣怡/新竹报导】 2024/04/30

疫後全球旅游复苏,根据国际运航运输协会(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IATA)统计,全球航太产业MRO(maintenance, repair and operations ; MRO)市场规模逐年上升,二零二六年可达一千亿美元,国内航太MRO规模二十亿美元。看准此商机,工研院与中佑精材公司授权合作,建立航太级镍基超合金等粉末真空气雾化量产技术,二零二三年成功量产,目前已与国内航太大厂汉翔公司测试验证,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经济部产业技术司於二零二二年起,推动工研院产业自主特用材料科专计画,完成航太级高温材料技术研发,以及镍基超合金材料与积层制造发动机部品开发,此外推动国内厂商合作,并已达成粉体关键材料在地国产化与建立发动机部品自主技术目标。

工研院材料与化工研究所副所长陈建明表示,工研院和中佑精材技术进行授权与合作,研发航太级镍基超合金等粉末真空气雾化量产技术,创造国内多种镍基超合金粉末气雾化产线,大幅提升台湾航空发动机高温材料自主供应能量。预期中佑精材公司航太级粉末产线放量生产後,年产能高於十公吨,国内3D列印用航太超合金粉末之材料自主率将可由百分之十推升至百分之五十以上。

中佑精材副总经理王正钦表示,中佑精材与工研院授权合作之真空气体雾化技术,能生产出真圆度佳、堆积密度高、高纯净度的金属粉末,可运用在3D列印、生医、微型被动元件、冷喷涂与高纯度靶材等高附加价值的应用领域,为台湾3D列印和金属粉末材料开发带来新动力,构建本土生态系。

图说∶工研院与中佑精材公司授权合作,建立航太级镍基超合金等粉末真空气雾化量产技术,可运用在3D列印、生医、微型被动元件、冷喷涂与高纯度靶材等高附加价值的应用领域,为台湾3D列印和金属粉末材料开发带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