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卤肉饭也分派系? 文史作家说缘起
【记者王世明/基隆报导】 2024/01/04

▲市府广播节目「基隆Podcast」,邀请文史作家曹铭宗分享卤肉饭的前世今生。(图∶市府提供)
卤肉饭可谓台湾最具代表性的庶民美食,不论是小吃摊甚至是总统国宴,皆可目睹这道小吃的身影,基隆市府广播节目「基隆Podcast」主持人余治明,特别邀请「500碗评审」也是知名台湾文史作家曹铭宗,分享卤肉饭的前世今生,介绍特色卤肉饭与基隆卤肉饭两大门派,让民众透过广播介绍,就能找到心目中理想的基隆卤肉饭,一饱口福。

曹铭宗提到,卤肉饭的起缘众说纷纭,但较多人的说法是,由於当时的环境物资较为匮乏,民众利用猪皮或碎肉制成卤肉,淋在白饭上形成小吃,尤其在日治时期蓬莱米的出现,较具黏性的口感,比起台湾传统的「在来米」,更适合作为卤肉饭,推测卤肉饭的出现,很有可能在战後台湾初期。

曹铭宗指出,卤肉饭在台湾有不同的区域文化,在名称和作法上显现差异,例如在嘉义以南的地区会称卤肉饭为「肉臊饭」,而南部的卤肉饭则指的是炕肉饭。在制作方法上,北部的卤肉饭通常都会带肉,南部则只取猪背脂熬制而成,吃起来会更富有胶质口感。

曹铭宗认为,基隆卤肉饭百家争鸣,以庙口夜市竞争最为剧烈,自己将卤肉饭分为两大门派,第一派以「酱甜」为特色,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糖,尝起来会有点微甜,以庙口天一香卤肉饭为始祖,另一派是「酱香」特色,以光复肉羹为始祖;这两派形成系统,再开枝散叶於庙口不同的摊位。

如庙口29号的「卤肉饭专家」就是从天一香分家而来,而庙口的22号的猪脚摊利用猪脚汁制作卤肉饭,其胶质比起其他家更为丰富。除了传统的口味外,基隆也在食材上进行创新,例如羊肉卤肉饭即为基隆特有的卤肉饭,另外也有在地店家会将红糟加入卤肉饭,也成为基隆卤肉饭的特色之一。

余治明也指出,基隆卤肉饭早已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在价位上仍然相当亲民,市府更积极推广在地卤肉饭店家,举办「基隆卤肉饭王者争霸」不仅有现场的折扣优惠,民众於社群平台分享到访打卡照,还能参加周周抽好礼,活动持续到元月十五日,欢迎民众一起共襄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