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興學童捐款 以實際行動關懷社會

▲再興小學楊珩校長(後排右二)十分肯定同學們的愛心表現。
隨著兒童節的腳步接近,小學生除了翻轉上下課當學習的主人,還翻轉零用錢來幫助有需要的人!私立再興小學和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共同參與再興校園一年一度的「兒童節仁愛捐款」,用自己的壓歲錢、零用錢,甚至號召家人一起響應捐款,以實際行動關懷社會、傳遞溫暖。
參加兒童節捐款活動的六年級彥希分享自己的感受說:「我曾經在醫院看到病床不足的問題,當時覺得自己年紀還小,沒有辦法幫助改善這種情況。後來我想到其實捐款也是一種方式,雖然無法立即解決問題,但透過捐款,12歲的我也能為面臨醫療資源不足的人盡一份心力。」五年級的語暄全家人都非常熱衷公益,當學校發起捐款活動時,她毫不猶豫地參與,將自己的壓歲錢全額捐出,已持續多年從不間斷。她覺得世界上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透過學校的捐款,可以確保這筆錢能幫助到真正有需要的人。而二年級琰歷和一年級瓏允兄妹兩人則是在討論後,決定把從四歲開始做家事累積的零用金全部捐出來,父母親也共同響應。再興「兒童節仁愛捐款」自民國48年由創辦人朱秀榮博士發起,至今超過60年,今年共募集了156萬1895元,分別捐贈給臺大醫院社會服務急難救助、德蘭兒童中心、兒童燙傷基金會等機構,希望能帶來更多溫暖和希望。校長楊珩說:「這項活動的意義在傳遞希望,再興學子會感恩、會分享,這是教育真正的價值所在。」
除了鼓勵兒童節仁愛捐款之外,再興小學也積極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今年再興小學的微夢想團隊以「滿載興藝臺北城」榮獲2025兒童月微夢想旅行特優獎。為響應臺北建城140週年,結合SDGs永續發展目標「永續城鄉」,展現城市文化價值。學生們透過實地探訪,積極投入文化與歷史傳承行動,深入了解臺北不同時期的發展與特色,他們將所見所聞轉化為創意作品,包括細膩的繪畫創作與生動的微影片,向更多人分享這座城市的文化故事。讓文化傳承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是能夠親身體驗的學習旅程,讓更多人看見臺北的文化之美,落實文化永續發展的精神。再興小學強調:「這場愛心接力已經成為再興學子的傳統,每一代孩子都學會關懷、學會付出。這不只是一場活動,更是一顆顆播撒在孩子心中的「善的種子」,讓這份溫暖持續發芽茁壯!」
參加兒童節捐款活動的六年級彥希分享自己的感受說:「我曾經在醫院看到病床不足的問題,當時覺得自己年紀還小,沒有辦法幫助改善這種情況。後來我想到其實捐款也是一種方式,雖然無法立即解決問題,但透過捐款,12歲的我也能為面臨醫療資源不足的人盡一份心力。」五年級的語暄全家人都非常熱衷公益,當學校發起捐款活動時,她毫不猶豫地參與,將自己的壓歲錢全額捐出,已持續多年從不間斷。她覺得世界上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透過學校的捐款,可以確保這筆錢能幫助到真正有需要的人。而二年級琰歷和一年級瓏允兄妹兩人則是在討論後,決定把從四歲開始做家事累積的零用金全部捐出來,父母親也共同響應。再興「兒童節仁愛捐款」自民國48年由創辦人朱秀榮博士發起,至今超過60年,今年共募集了156萬1895元,分別捐贈給臺大醫院社會服務急難救助、德蘭兒童中心、兒童燙傷基金會等機構,希望能帶來更多溫暖和希望。校長楊珩說:「這項活動的意義在傳遞希望,再興學子會感恩、會分享,這是教育真正的價值所在。」
除了鼓勵兒童節仁愛捐款之外,再興小學也積極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今年再興小學的微夢想團隊以「滿載興藝臺北城」榮獲2025兒童月微夢想旅行特優獎。為響應臺北建城140週年,結合SDGs永續發展目標「永續城鄉」,展現城市文化價值。學生們透過實地探訪,積極投入文化與歷史傳承行動,深入了解臺北不同時期的發展與特色,他們將所見所聞轉化為創意作品,包括細膩的繪畫創作與生動的微影片,向更多人分享這座城市的文化故事。讓文化傳承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是能夠親身體驗的學習旅程,讓更多人看見臺北的文化之美,落實文化永續發展的精神。再興小學強調:「這場愛心接力已經成為再興學子的傳統,每一代孩子都學會關懷、學會付出。這不只是一場活動,更是一顆顆播撒在孩子心中的「善的種子」,讓這份溫暖持續發芽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