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不息─說文解字 唱出台灣書法文化特展登場
【記者劉小玲/台北報導】 2025/04/01

▲聲聲不息—說文解字 唱出台灣書法文化特展登場
由安永心食館主辦、仰山文教基金會協辦的「聲聲不息─說文解字,唱出台灣」書法文化特展,即日起至5月11日在宜蘭蘇澳安永心食館展出,本次展覽邀請30位書法家書寫1895年姜紹祖、1919年賴和、1929年林秋梧到2023年游錫?院長等穿越年代的詩詞創作。

昨日記者會除主、協辦單位邀請的貴賓外,臺灣女書法家學會理事長連瑞芬、宜蘭賴棟材、張太白等名書法家均應邀出席盛會。

語言和文字不只是溝通工具,更承載著土地的記憶、歷史的脈絡與文化的靈魂。這場30幅左右書法作品的特色展,深具歷史和文化意涵;透過書法、歷史、文學與吟唱藝術的多層次融合,帶領觀眾踏上一場探索文化的旅程。 協辦單位仰山文教基金會是前立法院長也是宜蘭縣前縣長游錫?創辦,游院長是宜蘭縣人,他從民意代表到首長、從地方到中央有豐富的歷練,不僅見證臺灣民主化的歷程,也一直關心台灣語言的議題,不斷透過演說機會或辦活動吟唱漢詩,強調「母語斷,文化亡」的重要性;而主辦單位安永心食館董事長翁金珠,曾擔任過彰化縣長、文建會主委,在立法院任委員時,提案通過國民教育每周應有 1-2 小時的母語教學課程;國中小九年一貫實施後,教育部已將鄉土語言教學列為正式課程,納入語文領域中。安永心食館和仰山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這場展覽,深具文化意義,也是重要的歷史見證。

在安永心食館的展場中特別設置「吟唱藝術影片播放區」,播放漢詩吟唱的影像資料,讓觀眾透過視聽體驗語言與音樂交融之美,感受詩歌在聲韻中的文化深度。書法作品展示區則匯集文字、繪畫與藝術的精髓,展現書法線條中的力與美。書法不僅是一種書寫方式,更是個人風格與情感的展現。透過這些作品,觀眾可以體會文字所蘊含的文化底蘊與藝術韻味。此外,從傳統語言的詩歌吟詠到當代藝術的多元表達,讓觀眾深入了解語言、文化與歷史的緊密關聯,感受文化傳承的生命力。

「聲聲不息:說文解字,唱出台灣」書法文化特展,不僅是一場視覺與聽覺的饗宴,更是一場與臺灣歷史對話的機會。安永心食館邀請民眾親臨展覽,透過語言、書法與藝術重新認識這片土地,共同守護文化根基,並為未來世代延續台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