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共軍封鎖威脅,台灣最佳的應對策略?
賴總統貿然宣布對岸為台灣的「境外敵對勢力」,三月中旬起解放軍在台灣周邊海空域實施聯合演訓。日前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解放軍已做好準備,隨時可對台灣進行隔離或封鎖。台灣是一個高度仰賴外部糧食、能源的島嶼,面對解放軍隔離或封鎖威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避免兩岸訴諸武力,應是最佳應對策略。
賴清德就任總統之後,民進黨政府不但依舊提不出改善兩岸關係的對策,兩岸螺旋狀惡化還更加嚴重;兩岸當局一來一往,台灣更加風聲鶴唳。為了應對解放軍威脅,賴政府強調防衛韌性,二十七日首先在台南實施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實地演練,四月還要由八個地方政府實施全民防衛演習;賴總統表示演練從點到線、到面,確保極端狀況下,社會、民生都能如常運作。台灣防衛總動員,大有山雨欲來之勢。
日前《華爾街日報》採訪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國力計畫主任林碧瑩,表示解放軍「今天就可以對台灣實施隔離或封鎖」;報導還指出,大陸封鎖台灣將造成全球危機,而解放軍對台封鎖,第一步將空襲台灣的基礎設施,目標包括軍事設施、港口、機場及能源接收站。此一說法不僅再度凸顯兩岸兵凶戰危的形勢,台灣朝野也應務實面對:一旦解放軍隔離或封鎖台灣,台灣將陷入何種困境?
儘管各方對於解放軍是否封鎖台灣?會不會或何時對台動武?動武或封鎖台灣會到何種程度?等等問題存在不同判斷,但倘若如同《華爾街日報》此一報導,一旦解放軍封鎖台灣,第一步是空襲台灣的港口、機場及能源接受站,此一說法即接近大陸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高級研究員王雲飛提出的「毀三線、建三區」的觀點:摧毀「海峽中線、領海線、能源生命線」,建立「封控區、禁飛禁航區、常態化戰巡區」。
如果解放軍對台灣採取隔離策略,其手段可能包括對接近台灣的船隻由海警船登船檢查,造成商船避開台海的實際施壓效果。曾任中華民國海軍上校、中權艦艦長、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的張競,將「隔離(quarantine)」也翻譯為「類封鎖」。由此觀之,無論解放軍對台灣封鎖或是隔離,都將嚴重干擾外部物資運送到台灣。
進一步來看,台灣糧食自給率約為百分之三十,其他需要靠進口;去年農業部估算,台灣糧食、蔬菜、肉類庫存可維持一年以上,但飼料庫存只能維持三個月以上。與「能源生命線」相較,台灣的糧食安全存量還算相對「豐裕」;二○二二年八月三日解放軍圍台軍演時,經濟部表示石油安全存量天數約一百四十六天、天然氣安全存量天數約十至十一天、煤炭安全存量天數約三十九天。倘若解放軍封鎖或隔離台灣,台灣最快面臨的危機就是「斷氣(天然氣)」。
根據台電公布的資料,去年電力供應燃氣發電占百分之四十七點二;換言之,一旦台灣「斷氣」,恐怕就將失去近半的電力供應,這還不包括家庭所需的瓦斯爐、熱水器等需求。
持平而論,絕大多數台灣民眾不希望兩岸干戈相見,但僅就解放軍封鎖或隔離台灣而言,就將對台灣造成難以承受的重。當然,倘若解放軍封鎖或隔離台灣,勢必引發國際社會干涉,但與其讓台灣走到這個地步,「上兵伐謀,其次伐交」,謀求兩岸和平,豈不是更佳的策略?
賴清德就任總統之後,民進黨政府不但依舊提不出改善兩岸關係的對策,兩岸螺旋狀惡化還更加嚴重;兩岸當局一來一往,台灣更加風聲鶴唳。為了應對解放軍威脅,賴政府強調防衛韌性,二十七日首先在台南實施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實地演練,四月還要由八個地方政府實施全民防衛演習;賴總統表示演練從點到線、到面,確保極端狀況下,社會、民生都能如常運作。台灣防衛總動員,大有山雨欲來之勢。
日前《華爾街日報》採訪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國力計畫主任林碧瑩,表示解放軍「今天就可以對台灣實施隔離或封鎖」;報導還指出,大陸封鎖台灣將造成全球危機,而解放軍對台封鎖,第一步將空襲台灣的基礎設施,目標包括軍事設施、港口、機場及能源接收站。此一說法不僅再度凸顯兩岸兵凶戰危的形勢,台灣朝野也應務實面對:一旦解放軍隔離或封鎖台灣,台灣將陷入何種困境?
儘管各方對於解放軍是否封鎖台灣?會不會或何時對台動武?動武或封鎖台灣會到何種程度?等等問題存在不同判斷,但倘若如同《華爾街日報》此一報導,一旦解放軍封鎖台灣,第一步是空襲台灣的港口、機場及能源接受站,此一說法即接近大陸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高級研究員王雲飛提出的「毀三線、建三區」的觀點:摧毀「海峽中線、領海線、能源生命線」,建立「封控區、禁飛禁航區、常態化戰巡區」。
如果解放軍對台灣採取隔離策略,其手段可能包括對接近台灣的船隻由海警船登船檢查,造成商船避開台海的實際施壓效果。曾任中華民國海軍上校、中權艦艦長、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的張競,將「隔離(quarantine)」也翻譯為「類封鎖」。由此觀之,無論解放軍對台灣封鎖或是隔離,都將嚴重干擾外部物資運送到台灣。
進一步來看,台灣糧食自給率約為百分之三十,其他需要靠進口;去年農業部估算,台灣糧食、蔬菜、肉類庫存可維持一年以上,但飼料庫存只能維持三個月以上。與「能源生命線」相較,台灣的糧食安全存量還算相對「豐裕」;二○二二年八月三日解放軍圍台軍演時,經濟部表示石油安全存量天數約一百四十六天、天然氣安全存量天數約十至十一天、煤炭安全存量天數約三十九天。倘若解放軍封鎖或隔離台灣,台灣最快面臨的危機就是「斷氣(天然氣)」。
根據台電公布的資料,去年電力供應燃氣發電占百分之四十七點二;換言之,一旦台灣「斷氣」,恐怕就將失去近半的電力供應,這還不包括家庭所需的瓦斯爐、熱水器等需求。
持平而論,絕大多數台灣民眾不希望兩岸干戈相見,但僅就解放軍封鎖或隔離台灣而言,就將對台灣造成難以承受的重。當然,倘若解放軍封鎖或隔離台灣,勢必引發國際社會干涉,但與其讓台灣走到這個地步,「上兵伐謀,其次伐交」,謀求兩岸和平,豈不是更佳的策略?